第五十七回 张镇东重兴双名-《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2/3)页

    甚至张毅给后代起名,排除了二十个字的备份表:行知必为一,善礼在宜兴。绰昭举广汉,定当四海平。

    张行仁就是第一辈的行字辈,然后依次往下排。

    张毅推广双名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不过多是以贫苦出身的人和军职的人。他们也纷纷更变了双名,比如范仲淹,他直接将字变成名,文字前面加个希,当成了姓。

    比如刘穆之、王阳明、李鸿章、傅友德、林凤祥、尚师徒、魏文通等人,都改了原本的名字。可能是历史惯性的缘故,他们对于双名的接受比其他人要高很多。

    当然,也不是没有三国本时代的人用双名的,焦仲卿就是其中一个代表者,他就改成了双名。

    不过其他的改双名的三国本时期的人大多没有被历史记载,但是却在张毅政府里面占据了一些分量,比如一些工匠、医生等手艺人很多都改成了双名。

    在社会下层当中,双名的接受度要比上层高很多。也不是上层人不接受,他们只是有一定的惯性思维,改不掉,也因为名字是父母长辈起的,不能改。有的就是叫习惯了,不愿改。

    当然他们对于双名也并不是很排斥,至少没有人提出来反对意见。毕竟张毅只是发了一个倡导,并不是强制性的法规。

    第二步,张毅开始打破的束缚就是给女孩自己记名。他要在十年之内,将所有女人的名字记录在案。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女人很多都是没有名字的,张毅的六个女人真正有名字的就是樊梨花了。

    樊梨花被植入的时候,是带兵打仗,下面的人需要称呼她,没有名字很不方便。于是樊梨花就一最喜爱的梨花为名,她的水下就叫她梨花将军。

    大乔、孙氏、步氏、骆氏都没有名字。秦罗敷也是没有名字的,罗敷只不过是她的一个称号而已。至于为什么叫罗敷,这个和一个算是神话有关系,传说当中的美丽的仙女叫做罗敷,而且这个仙女是秦人的,后来姓秦的美丽女孩子都被认为是罗敷仙女(这个是本人臆测,古时候两个著名的罗敷都姓秦,这绝非是巧合,虽然一个在北方邯郸,一个在南方庐江,但是其中肯定有着某种联系)。

    张毅为了表率,给自己的五个女人都起了名字。秦罗敷就叫秦罗敷就好了,大乔就叫大乔,虽然不是正式名字,但是却有起独特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