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完成……-《文豪的悠闲人生》


    第(2/3)页

    哪粗犷雄壮,惊魂动魄,竭力抒发战斗豪情的舞蹈,使台下的观众看着如山失色,神怡目眩,觉得连天地都旋转起来了。

    读着这些诗句,仿佛公孙大娘在台上还正为人们翩翩起舞呢。剑舞象杜甫这样给以极高赞美的,在当时大有人在,直到晚唐时期,她还为不少诗人所称颂。

    郑踽《津阳门诗》有

    “公孙剑伎方神奇”句,司空图《剑器诗》有

    “楼下公孙昔擅场,空叫女子爱军装”句,都是歌颂公孙大娘的。就连被誉为

    “草圣”的大书法家张旭,其

    “草书长进,豪荡感激”,也是在看了她那矫捷的舞蹈后,从中受到启发的。

    时隔三百余年,到了南宋,有出舞剧《剑舞》,据说演鸿门宴的故事,一男一女,上场对舞。

    男角扮汉时的项伯,女角却扮唐时的公孙大娘。有辞曰:“项伯有功扶帝业,大娘驰誉满文场。合兹二妙甚奇特,欲使嘉宾斛一觞。”汉唐两人合场,却演汉事,自然谎诞乖戾,但文人如此安排,且赞曰

    “大娘驰誉满文场”,却也说明公孙大娘在文人伶优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她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公孙大娘不只以自己独到的舞技

    “冠绝一时”,而且言传身教,培养了许多得意门生,李十二娘便是其中之一。

    她继承了公孙的技艺而青出于蓝,亦为时人称绝。杜甫赞叹道:“临颖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这不仅是对李十二娘的赞美,而且也是对她的老师教学成绩的颂扬。

    很难说.今日舞台上为单人、双人所舞的《剑舞》,就是一千多年前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的那个样子,但其承传关系,则是不应怀疑的。

    中国许多传统剧目和现代舞剧(如《貂蝉》、《红灯照》)中,穿插剑舞者甚广,可能也是那种剑器艺术传统的影响所致吧。

    剑舞多谢杜甫这等伟大的诗人,他们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挥笔著文,为地居下层的女伎公孙大娘们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使人们才得以借诗观舞、享受其美的可能。

    同时,人们也憎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