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传说的开始-《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我们惠农也非常喜欢交朋友,我跟正大的谢总、希望的刘总还有许多商界同仁在多个项目上都有合作,郭总这样具有国际视野的英才愿意和我合作,我当然求之不得!只是不知道郭总具体想在什么项目上进行合作呢?”说实在的,李未还有点遗憾,郭孔丰毕竟是大家族出来的,不像孙孟全和熊毅武一样没有根基,不可能给自己打工,要不然当初他离开郭家的时候,李未就把他拿下了。

    “我别的什么都不会,唯独从80年开始出任郭氏集团董事,主管集团的粮油业务,十多年下来也算是稍微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想和李董在食用油方面进行一些合作!”郭孔丰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李未,生怕漏过任何一个微妙表情,“不知道李董和孙总是否接受我们丰益入股鲁花?”

    “入股?”李未和孙孟全同时露出惊讶的表情,就好像他们完全没有想到郭孔丰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一般。

    “鲁花现在不缺资金,技术上也有自己研发的5s榨油技术,而且从原料上来说,我们做的是花生油,光山东本地产的花生就能满足生产需求,也不需要从外面进口!鲁花似乎没有引入新股东的必要吧?”李未反问道,想入股好说,那就拿出让我们无法拒绝的理由吧!

    在花生种植方面,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每年生产的花生不仅能满足本国需求,还能提供数十万吨的出口,鲁花生产花生油确实不需要进口;但这并不意味着花生油就能取代大豆油,因为花生比大豆更难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种植成本高、收获更费人力,另外大豆还可以固氮肥田,榨油剩下的豆粕也是重要战略资源,这些都是花生不具备的优势,所以从整体而言,花生油只能作为补充,大豆油更适合大规模推广、食用。

    “的确,惠农的资金实力和鲁花的技术优势我们也是早有耳闻,嘉里粮油现在虽然已经进入山东,准备生产花生油,但他们的技术水平和鲁花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郭孔丰并未否认这一点,在他决定入股鲁花之前就已经想到李未会问这些问题,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答桉。

    “但是如果鲁花因此就放松警惕,那么今后大陆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依旧会是嘉里粮油的天下!据我所知,嘉里粮油在山东创办胡姬花品牌只是大战略下的一个小手段而已!他们还在其它地方创办了鲤鱼、巧厨、香满园等十六个品牌,这些品牌与金龙鱼构成‘1+16’品牌方阵,这些品牌可以照顾到不同消费层次、不同饮食习惯的消费者,和这样的大部队群体进攻相比,不管是惠农的鲁花,还是中粮的福临门,都只是单兵作战而已!俗话说双全难敌四手,好汉也怕群狼,要是等嘉里粮油完成布局,惠农和中粮的麻烦就大了!”

    “而且不管是从全球范围内而言,还是只看大陆的内部情况,大豆的总产量都远不是花生能比的!鲁花现在规模还比较小,就连山东本地的花生也只能消耗一部分!可想要和嘉里粮油竞争,光靠花生就不够了!必须介入大豆油领域,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些经验的,可以帮助鲁花少走很多弯路!而且我对嘉里粮油的情况很熟悉,有我在鲁花就能在和嘉里粮油的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郭孔丰先透露了一些嘉里粮油的内部消息,然后亮出了自己的最大优势,他是此前嘉里粮油的掌门人,把最大对手的前掌门人拉过来,然后利用他对嘉里粮油的熟悉和他们过招,肯定要比现在强啊!

    “而且我在东南亚也有一些人脉关系,可以帮助鲁花更好地出海;甚至如果鲁花想涉足棕榈油行业,我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为鲁花联系收购当地的种植园、建设新的榨油厂!”郭孔丰看着李未,怎么样,我还是有用的吧?

    “郭总说的有道理啊!不过我还是有疑问,郭总可是郭家的嫡系子弟啊,我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嘉里粮油阴谋,我们要是同意你入股,该不会变成开门揖盗吧?”孙孟全问道,李未很清楚郭孔丰和郭鹤年的矛盾持续了十多年,但孙孟全不清楚啊,他不得不怀疑这些。

    李未则在思考着嘉里粮油的“1+16”战略,其实他和孙孟全已经知道了这一方案,并且进行了针对性的布置,比如和李登海合作开发玉米胚芽油,在xj建设工厂开发葵花籽油,在东北开办工厂生产大豆油等等,然后也推出自己的系列品牌,和嘉里粮油进行全方位的作战,但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需要得力人手,鲁花现在的人才储备还不能和嘉里粮油相比,所以郭孔丰这次过来等于是雪中送炭,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