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亚运会-《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慢慢来吧,起码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么做不对了,就算有人护着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来!这比起前些年已经是进步了,等再过些年,或许就能好一些!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儿了,听说您又要进步了?”李耒问起了另一件事儿,他隐隐约约听到一些风声,只是不知道是原地扶正还是调到其它地方去。

    “以后不要乱打听,更不要乱传!”邢书望先严肃地警告他一番,然后露出矜持地笑容,“省里找我谈过话了,想让我继续在鹿乡工作,担任一把手,这事儿你知道就行,那怕是静姝也不能说!”

    “明白明白。”短短几年时间,邢书望已经从正科级的农业局局长变成正厅级的市一把手了,这进步的速度也是够快的,不过人家有学历、有能力,年纪也合适,又正好赶上干部年轻化、学历化的风头,而且不管是在河阳还是在鹿乡,都是实打实的成绩,这也是人家应得的。

    邢书望不愿意跟他聊这个,所以说了一句就把话题换到了工作上,“这次咱们的杏子酱、山楂卷是不是能借着亚运会的东风,把产品卖到更多国家?”

    “亚运村、各大体育场馆还有其他商场,我都把货铺好了,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观众,只要进去肯定就能卖到!同时我还跟一些热门项目的热门运动员提前签好了合同,只要他们一拿到金牌,相应的广告马上就会播出!”大型运动会向来是树立品牌的好机会,为此李耒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场馆内外的广告牌、电视转播的插播广告都已经安排好了,同时每次大型运动会那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都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民追捧的热点,李耒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根据模糊的记忆,敲定了一些合同。

    此时国家对体育经济还不够重视,国家队对运动员接广告还有些犹豫,其它商家想找运动员代言挺麻烦的,不过李耒即是亚运捐款的号召者,同时也是亚运会的赞助商,和亚组委关系好得很,看上那位运动员请亚组委帮忙传个话,合同基本就能拿下了。

    说完了亚运会,李耒又说起了另一件事儿,“我还有点事情想请您帮忙,您当年不是在京城读过大学么?我想请您介绍几个人。”

    听完李耒的要求后,邢书望皱起了眉头,“人我倒是可以给你介绍,但是你得告诉我你想干嘛,咱提前说好了啊,和北边打交道也不是不行,但是你自己不许去,那地方的人做事可不怎么讲规矩!”

    “不去不去,肯定不去,我就是想了解下那边的情况。”李耒连忙摇头,他费这么大的功夫,可不只是为了当倒爷。

    邢书望起身翻开通讯录,抄了几个姓名地址电话递给李耒,又细细地给他说了这些人的履历性格,有了这些资料,上门拜访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回去后全家一起前往京城,此时京城的宾馆并不好找,一些好点的宾馆都优先提供给外国游客,现如今京城有档次的宾馆就那么几家,剩下的条件就很一般了,李耒肯定不愿意家人受委屈。

    好在他去年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提前买了一套四合院,让林楼帮忙在保留原貌的情况下进行了现代会改造。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装修啥的早就搞好了,到了京城直接住进去就成,等进了院子,听李耒说起这套院落的来历,还有清朝民国时期住过那些名人,李启云就忍不住咂舌,以前看书的时候觉得这些人距离自己很遥远,没想到今天自己竟然住到他们的老宅子里了。

    “家里那么大的院子难道不够住,怎么还在京城买房子啊?”尽管家里已经很有钱了,王凤莲依旧是节俭的性格,有些不习惯李耒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

    李耒有办法,“在京城有房子就能在京城落户,京城高考录取率可比咱们中原省容易多了,我这也是为孩子准备的!将来要是让他在京城参加高考,说不定也能考上清华北大!”

    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李耒的孩子其实并不需要清华北大的名气加持,不过他要是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个意愿,李耒也不介意提前给他创造好条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