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提前跟这些地的主人商量好,你这一亩地今年大概能打多少麦子?咱们约定个数字,我们免费给你收割脱粒耕地,到时候称下重量,要是超过约定的数字就算了,当我们白帮忙;要是最终产量低于这个数字,低多少我们补多少钱,这样的话农民怎么也亏不了,所以他们都很愿意和农机厂合作。 “能行!能行!”在老师傅的指点下,吴顺昌先把割晒机安在拖拉机前面,然后坐上驾驶座,熟练地发动机器,握着扶手就向外开去,他早就学会开拖拉机了,而且看样子手艺还不错,拐弯什么的都是一次过。 这台演示用的拖拉机是特制的,驾驶座可以坐两个人,老师傅先给吴顺昌演示,“看到没有,这个就是开关,打开就可以开始割麦子了,遇到堵刀就按这个,一般情况都能解决,要是解决不了就按这个停下,然后去前面看!记住了,出现任何问题都必须先按这个彻底把机器停下才能去检查,不然就有可能被割伤,这都是血的教训!” “记住了,记住了!”吴顺昌连连点头,割刀割刀名字里面带有刀字,而且割麦子那么利索肯定锋利地很,那是得小心些。 拖拉机突突突地从田这头开到那头,回头一看,往常一个人需要忙活上大半天累得腰酸背痛的大片麦子,都已经被割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边上,只需要有人拿绳子、或者直接扯一把麦秆拧条绳捆起来就能挑回家去。 “这也太方便了吧?”吴顺昌惊喜万分,他暗暗盘算,就这个收割速度,一个割麦季收割一千亩地还真不成问题,不,李老板儿还说少了,要是自己揽活勤的话,割上一千五百亩也不是没可能,一亩地四块,一千五百亩就是六千块,两台拖拉机加晾晒机就到手了! 发财了发财了,等年底的时候买台电视机去,爹忙活了一辈子,现在干不了活在家里闲的难受,给他买台电视机让他解闷,他辛苦这么多年,也该享受下了。 以前当麦客,最发愁的就是活太多干不过来,现在有了拖拉机和割晒机,吴顺昌的烦恼就变成该怎么揽活了,光靠以前积累的那些老主顾,怕是几天就割完了,剩下的时候就得重新找活干,这可不太容易。 差点忘了我现在有拖拉机了,拖拉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跑的比人快,只要我每次都赶在大部队之前抵达目的地,那不就有大片的麦田等着我去割了么? “学会了没有?没学会我再给你演示一遍,学会了你就来试试,有啥不对的地方我提醒你!”老师傅的服务很到位。 他的话打断了吴顺昌的幻想,坐在那里一遍回忆老师傅的操作,一遍进行模拟,“发动拖拉机之后先按这个,然后对准麦垄开过去就行了吧?遇到堵刀先按这个,不管用再按这个,然后停车下去检查!” “对,看我说简单吧?一遍就学会了!你先试一试,然后我再教你其它的!”老师傅就喜欢这种学得快的,自己教起来省力。 开了三个来回,最基本的操作吴顺昌就学会了,这也跟李耒的要求有脱不开的关系,当初在设计的时候,他就要求机器操作越简单越好,现如今农民的文化水平还不高,复杂的话他们学起来就太麻烦了。 学会了基本操作,接着再学进阶技能,比如调整割晒机的宽度、高低,如何解决堵刀问题等等,预计三天的课程,吴顺昌两天就学会了,然后交钱开着崭新的拖拉机离开。 离开之后他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像往年一样,沿着河阳、长罗、外黄的麦客迁徙线行进,等割完了外黄的麦子,老家卫津的麦子就熟了,正好带着钱回家帮家里割麦子。 在河阳的时候很好接单,这儿的人都知道李耒开了个农机厂,生产的各种农业机械都很好用,早就有人开始用割晒机收麦子了,所以他们对这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看到拖拉机过来,就有人喊吴顺昌去割自家的麦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