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与时俱进-《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先前向正大发起进攻是因为他们是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如今他们之间的竞争已经告一段落,于是对手又换成了那些中小饲料厂。

    商量完之后,李耒和刘家兄弟一边涮火锅一边回顾起了此次作战的得失,一说起这个陈育新还心有余悸,“说实话,降价一百四的时候,我走路腿都在抖,生怕正大反过手来又降价一百六。”

    “我们害怕,正大也害怕,但越到这个时候就越不能害怕,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表现地底气越足,正大就越不敢有大动作,他们就会误以为他们敢降一百六,我们就敢降一百八,这时候反而不敢降价了!”

    “要是我们表现地提心吊胆,他们就会想着说不定降到一百六,他们就不敢跟了,没有豁出去的胆子,肯定打不赢这一仗!”刘永好脸涨得通红,和陈育新不同,他此时只有对当初果断降价一百块的庆幸,而没有一丝害怕。

    但是一看到大哥、三哥的表情,刘永好就如同被泼了一瓢冷水,心中的激情顿时为之消散,他忍不住在想这次虽然打赢了,但正大依旧没有伤筋动骨,事实上正大根本没有输,他们的市场份额也在上涨,只是上涨的幅度没有希望还有惠农那么大而已。

    等到明年或者后年正大缓过来的时候,肯定还会开启战争,而且等他们走出SC省,开始进军其它身份的时候,也必然会和惠农反目成仇,开启和惠农的战争,刘永好不甘心一直窝在四川,他甚至连独霸西南都不满足,他想让希望成为全国排名第一的饲料企业。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和惠农、希望开启一系列惨烈的战争,和未来的战争比起来,这次只是小场面而已。

    大哥、三哥连这点小场面都扛不住,将来遇到更激烈的战争,他俩能坚持下去么?要是到时候因为他俩的退缩,导致希望在战争紧要关头功亏一篑,那就太让人伤心了。

    所以必须要分家,不分家实在不行!刘永好再次坚定了这个信念,因为希望的股份划分很粗糙,兄弟四人平均分配,这对大企业来说是大忌,因为权力无法集中,很容易因为争执不休而错过机会。

    想到这儿,刘永好就越发羡慕李耒了,惠农几乎是他的一言堂,股份全部都在他手上,只要他下定决心,就没人能干扰他的决策,而自己要想干点啥都得先说服几个哥哥,谢立人还不如他呢,不光中华大区还有其他决策者,在他们之上还有正大总部,他想放开手脚办事更难。

    这件事得从长计议,不能让母亲感到伤心,那么就再坚持几年吧,但愿这几年时间里不要出啥大事。

    这次战争明面上最大的胜利者是希望,因为希望在SC省内市场份额提升幅度最大,但是要认真算起来,李耒的收获一点儿不比他们小,甚至还要超过他们,因为李耒可不只有饲料厂,他还有食品厂、农机厂、育种中心。

    利用有奖促销活动,他把自家的时风牌拖拉机、盼盼牌火腿肠以及自家培育的种猪都打入了四川市场,在四川竖起了品牌。

    尤其是拖拉机,他在制定抽奖策略的时候特意安排过,大奖必须均匀分配,保证每个县最低都要有一辆,也就是说像兰永贵那样的幸运儿几乎每个县都有,他们的故事也会长时间在当地流传。

    只要他们说起兰永贵的故事,总少不了时风拖拉机的身影,那么有人要买拖拉机的时候,自然会下意识想到自家的时风牌。

    而且乡下人买大件商品,口碑影响至关重要,兰永贵开时风牌拖拉机觉得好,就会把自己的体验告诉身边想买拖拉机的人,他们买了时风牌之后再告诉自己的身边人,一传二、二传三,时风牌拖拉机的影响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扩大了。

    种猪也是如此,就跟购买饲料一样,农民养猪也是有惯性的,养惯了那个品种的猪就会一直养下去,现在李耒借着抽奖的机会,把自家的种猪卖到了四川,他们带回去养就会发现,这种猪长得比其他品种快,然后明年四五月抓猪娃的时候,自然就会继续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