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回家带娃-《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熊永文、徐东安、章立强、魏明等人更是如此,食品添加剂厂还停留在纸面上,养殖场、饲料厂却已经建好多年了,无论规模、科技含量还是人员素质,都比他们参观过的所有同类企业都要强。

    而且在这里还有师兄师姐照顾,工资奖金也给的高,这么好的单位哪儿找去?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厂子在乡下,不在大城市,不过这些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城市的执念没有那么深,倒是也能接受。

    等他们参观结束,李耒才回到自己家里,一回来就挨了母亲王凤莲好一顿埋怨,“静姝肚子都那么大了,你不好好在家里陪着,还到处乱跑,而且一去就是几个月,哪个快要当爹的像你这样啊!”

    “妈,没事儿,我这不是还早着么!现在用不着人照顾!”于静姝帮着李耒说了半天好话,王凤莲的脸色才好了点。

    “妈,你说得对,这时候我是不应该到处乱跑!你放心好了,这次回来,今年我就不打算出远门了,就好好在家待着陪静姝。”李耒陪着笑脸说好话。

    “嗯,今年安分点也好!”李启云放下手里的报纸,意味深长地说道,他估计又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些风向变化的迹象,“就好好在家陪静姝,然后帮忙带娃。”

    “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娃学会走路之后,再出去!”李耒回应道,这时候物价闯关失败的负面影响就能消失一些,然后再继续扩张。

    当然,这也不是说他就一直闷在二道湾村,该出去的时候还是要出去的,只是出去的时间不会像这次那么久,两三天、三五天、顶多个把星期就回来了。

    吃完饭,李耒扶着于静姝回房休息,然后出来和李启云继续聊天,李启云关切地询问,“不要紧吧?”

    “只要去过特区就知道,顶多是停滞一段时间,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上面的人肯定清楚!所以等就是了!”李耒知道他问的是什么,于是把当初在杭州和鲁冠球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

    “这我就放心了,我也觉得,往前走那能不遇到绊脚石?不可能被绊到就不走了吧?改革这十年确实出了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还是在向前的,人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都有不小的提高;既然如此,改革就会持续下去!”李启云脸上露出笑容,“好了,不说这个了,孩子的名字想好没有?”

    “在想了,在想了,我在路上想到几个不错的名字,等会儿就去跟静姝商量下,等挑好了再给您和我妈说!”李耒在李启云面前,啥事儿都能答应,唯独孩子的命名权绝不退让,他可不想让孩子叫李宗瑞。

    回到卧室,于静姝也猜出他刚才和李启云说了什么,“前两天姨夫打来电话,说让你不用担心,他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没问题!”

    “嗯,所以咱们安安心心地等孩子出生就行了!我回中州的时候,已经跟上次的医生说好了,他给咱们留着病房,等预产期快到的时候,咱们就去医院等着。”现在生孩子去医院的还不多,于静姝的身体也一直很好,应该不会有啥问题,不过李耒还是宁愿提前准备了没用,也不愿意事到临头再后悔。

    “对了,咱爸刚才又问孩子叫啥名字了!我这次在路上想了几个,你帮忙参考下!”眼前这才是大事儿,“你觉得叫言有怎么样?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言,有朋自远方来的有!”

    于静姝稍一回想就猜到了这名字的出处,“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是出自《诗经-芣苢》吧?这个名字不错,跟你的事业很契合!”

    这句诗的意思是: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薄言”在诗句是语气助词,而“有”是获得取得的意思,因此“言有”可以理解为丰富、丰收的意思,李耒是做农业的,孩子名字有丰收自然非常合适。

    “那男孩就叫言有,女孩就叫嘉月,明天一早就跟爸说,免得他每天都琢磨这个,一回家就抱着诗词经典翻!”一想到李启云为孩子取名操的心,于静姝忍不住就笑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吃饭的时候,李耒把这个名字给父母一说,王凤莲没啥意见,李启云也觉得不错,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

    回到老家之后,李耒给自己放了个假,每星期只抽出三天时间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

    到五月份的时候,价格闯关如期而至,国家计划在短期内迅速理顺价格体系,从而让经济运行趋于正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