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食品加工(补昨天的)-《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3/3)页

    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这些果树的归属还是一笔糊涂账,那在产权没理清之前,李耒绝对不会开这个厂,不然的话当地老百姓肯定会闹起来,搞不好还会因为争夺果林的归属权打起来。

    这年头农村械斗可是非常普遍的,几十上百号人都算是少的,几千号人马一起上阵也不稀奇,而且现如今还没收枪呢,各乡镇都有民兵组织,一旦闹起来,出了人命,这事儿就没办法收场了。

    邢书望也会跟着倒霉,他刚上任就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有人把埋怨落到他头上,李耒办厂是为了帮他,可不是给他找麻烦的。

    既然产权清晰,那就好办了,直接从老百姓手里收就好,就算偶尔有点争执,那也是个别现象,不会闹出大动静来。

    考察结束,李耒并没有马上去找邢书望汇报好消息,而是给马天佑打了个电话,让他去搜集相关信息,看看海外市场对杏仁和杏子酱的接受程度,以及从那里可以卖到相应的生产设备。

    马天佑很快通过欧美的商业调查公司拿到了李耒想要的资料,亲自带着资料和样品送到河阳。

    杏子酱在欧美确实很受欢迎,好多国家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实行零关税优惠原则,同时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品牌。

    李耒翻了翻马天佑带过来的样品,德国的、意大利的、法国的、西班牙的、奥地利的、美国的、瑞士的......甚至还有南斯拉夫的。

    打开挨个尝了尝,味道都大同小异,以杏肉的原味为主,再夹杂一些各品牌的独门秘方。

    “南斯拉夫对欧洲的杏酱出口量这么大?”李耒翻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

    “我当初也好奇,所以专门问了问,商业调查公司告诉我,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人很擅长做一种叫布雷斯克维斯的糕点,这是一种桃形饼干,由两个饼干组成,其中包含黑朗姆酒,碎核桃和杏酱制成的馅料,然后将蛋糕浸入略带红色或黄色食用颜色的桃子利口酒中,并盖上糖。”马天佑翻出了一盒桃型糕点,请李耒和于静姝品尝。

    “因为这项传统,所以克罗地亚人生产杏酱的能力很强,他们出品的杏酱受到了欧洲很多国家的欢迎。”

    “原来是这样啊。”李耒稍微回忆了下,“嗯,刚才那罐南斯拉夫产的杏酱味道确实比其它国家的好点。”

    他也因此萌生了其它想法,把这些想法给马天佑一说,让他回去后就马上着手开始准备。

    看完这些资料,李耒对食品加工厂项目就更有信心了,立刻着手开始撰写商业计划书。

    等忙完这些,刚好到了周末,周日一大早,李耒便带着于静姝到了邢书望家,乔爱珍看到他俩过来很高兴,赶紧就要为他们准备早餐。

    “小姨,不用,今天我俩带了点好东西,请你和姨夫尝尝鲜!”于静姝从网兜里取出果酱、面包,将果酱均匀地涂在面包片上,请乔爱珍和邢书望品尝。

    “有点意思,不过一大早就吃甜的,我有点不太习惯,爱珍,你帮我下点面条吧!”邢书望是坚定的咸党,尝完一块儿就算了。

    “给你好东西你都不会享受,看清楚了,这可是进口的!”乔爱珍嘟囔了一句,就到厨房忙活去了。

    吃完饭,于静姝拉着乔爱珍一起出去逛街,她知道李耒要和邢书望要说正事儿,于是给他俩留下空间。

    “姨夫,我前些天去了趟鹿乡,收获不小。”自从结婚之后,李耒也改称呼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