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年终盘点(今晚上架)-《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销售人员还得再加一把劲,不能只盯着县内市场,也得试着走出去,抢占更大的市场才行,光河阳一个县可满足不了化肥厂生存发展的需求。

    可惜焦高亮年后就不来了,技术方面还要继续寻找人才啊,过两天去给汤立强拜个年,看看能不能再拐个人才过来吧!就算不能长期留下,先用上几个月也是好的啊。

    这几个月只是让化肥厂从濒临死亡中走出来,暂时还没办法为李耒提供太多利润,眼下能赚钱的还得看养殖场和饲料厂。

    化肥厂开完会后,李耒便回了柳树乡,又开始给养殖场和饲料厂开会,李新旺先代表养殖场开始汇报工作。

    今年全场海兰蛋鸡饲养数量已经从一万只增加到三万只,平均日产蛋量超过两万枚,再加上和农户合作散养回购的,二道湾养殖场每天可以向市场提供的鸡蛋接近四万枚。

    再加上销售鸡雏、鸡粪、淘汰鸡的收入,养殖场今年每个月的利润都在八万块以上,不多不多,也就中金交易员一个月工资。

    和后世的蛋鸡养殖场相比,这个利润率就太让人羡慕了,这都是美国蛋鸡价格虚高、人力成本过低等原因造成的,再往后恐怕就没这么好的事了。

    至于养猪场,由于民猪的饲养周期较长,要八个月才能出栏,所以年前上市销售的并不多,暂且还没有回本,而且未来几个月还得继续投入。

    养殖场的利润,李耒和李新旺商量了下,暂时不打算动,除了给员工发奖金之外,其余的都继续用作发展。

    一方面扩大养殖规模,另一方面再找个偏僻点的地方,尽早把育种基地做起来,李耒提供方案,何占海负责具体操作,打算花个十来年时间,培育出自己的蛋鸡、肉鸡品种。

    但凡涉及到育种的,不管植物也好、动物也罢,都是高投入、高风险、长时限、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一般企业根本不敢尝试,只有国家机构才会承担这份吃力的工作。

    可国家的资金和力量也是有限的,要偏重几个重点项目,比如杂交水稻、比如高产小麦......蛋鸡和肉鸡倒是也有一定投入,可数额太小,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