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惊了谁?-《娇宠冬官》
            
            
            
                
    第(3/3)页
    顾晟看她一眼,将她手里的证据收进匣子里。
    隔天一早,他特特起了个大早,跟着一道去大朝会。
    快要见宫城时,她瞥见左相。
    大抵是这些天没有休息好,他眼底发黑,瞧着精神有些不济。
    袁宝儿神情微动,转开视线。
    几个平常就跟左相亲近的官员过来,低声交谈。
    袁宝儿竖着耳朵听,大概是在商量大军开拔之时的粮草问题。
    袁宝儿听了几嘴,对他们的进程有了大概了解。
    只短短几天,就已经筹集到近两个月的粮草,这样的速度还真是挺快的。
    但左相对着并不满意,他还在要求他们再继续筹措。
    说这话,元哥儿已经要过来。
    众人都在准备着要往正殿去。
    袁宝儿拉住昂首阔步,准备冲进去的顾晟,“再等等。”
    顾晟顿了下,袁宝儿道:“他们粮草还没完全筹措妥当,若是换个人,还辺要拖到什么时候。”
    跟些许的个人相比,自然大事更重要。
    哪怕有些不高兴,顾晟也还是把匣子收起来,跟众人上朝。
    元哥儿是给了顾晟假,让他调兵挑人的,见他来了,便下意识的以为他挑好了,就问他可有打算几时开拔。
    “臣随时都可以,只是当下要看粮草和辎重如何。”
    自古以来都是大军未动,粮草就要先行,顾晟必须确保将士们不会饿肚子才行。
    元哥儿一听,视线立刻往下移。
    袁宝儿便是,辎重也没有问题。
    她有个不是多好的毛病,但凡觉得那个器械好用,她就会命令工匠们多做出来几套。
    一来是以防万一,万一图纸损坏,还可以把东西拆了,哪怕拆坏了,也还有备用。
    二来也是检车这东西的结实程度。
    大军行动,从来都是翻山越岭,穿河过水,若这些东西只是表面看着结实,她还能及时补救,以免大军受损。
    这是她之前带过军,跟着走南闯北学到的经验。
    但这经验和额外的准备并没有得到左右相的好感。
    右相首先就问起被叛军弄到的辎重,并且直指那东西很有可能是因为袁宝儿造的太多,管理不善,才从库房流出去。
    袁宝儿对此只淡淡一笑,“我做了多少,都是登记在册的,早在发生这事之时,我就已经查过了,一个不少,哪怕一个零件,也没被人卸下来。”
    “你怎地能确定?”
    右相并不想放过这难得的攻讦袁宝儿的机会,立刻反问。
    “莫不是你一早就做了准备,提前预留了?”
    这是明晃晃的栽赃,但又不是多高明,袁宝儿都被他弄得无语了。
    “大人,我若真想通敌,就不会让他们把这底牌这么早暴露。”
    “毕竟,”她语调转缓,意味深长,“我的夫君可是布帅。”
    一个布帅就足以说明一切。
    身为打探消息的最高头头,只要他想放水,就不会有人知道机密被泄之事。
    右相登时一梗,想要说布衣卫里也不是顾晟的一言堂,但见左相脸色不善的盯过来,他想了想,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袁宝儿转眸看向元哥儿,见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袁宝儿没有所谓。
    顾晟如今已经是名存实亡,只挂了个头衔,实权都已经交托到耗子手里,很多事情都已经不是他做主的了。
    而且这次事情之后,她已经不想留在朝堂,很多话也就没必要掖着。
    左相左右看了一眼,见大家都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便道:“陛下,粮草还需要几天时间筹措,但南地已然不能再等,不若就请顾大人先行带兵出发,余下事宜我与右相袁大人尽快筹措。”
    这话无疑是说进皇帝心坎里。
    跟其他人相比,他的威严权利以及皇权的归属更为重要。
    他很希望能尽快把南地那些事情解决。
    袁宝儿却道:“陛下,此时固然急,但有件事更急。”
    她道:“此事的起因皆因武将兵士们的待遇而起,若能适当改善,定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说不定大军还没到,他们就已经自己土崩瓦解了。”
    元哥儿眉头微皱,显然不大情愿。
    右相一见,立马跳出来:“君子一言尚且驷马难追,君王一言便是泰山移,也不可更改,不然皇权威仪何在?”
    左相本想说什么,听到这个,也就闭上了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