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我们这些人中,出了一个叛徒-《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第(3/3)页

    但是呢,众口铄金,舆论的影响力有多大,他不会不清楚。

    “陛下此番北狩,是战是和,非我等臣子所能决定的。”

    “打下去,并无不可,臣等有信心,也有能力,更愿为陛下解忧排难;议和收兵,可彰显我泱泱大国之气度,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言语落罢,于谦不管他人投来的诧异眼光,继续抿起了小酒。

    自打那一夜和皇帝促膝长谈了解‘冰河期’是为何物之后,于谦这一阵子,除了点兵布阵以外,一直在翻阅着大量史书和宣大周边所有城镇的历年县志。

    有了皇帝的提醒,按图索骥之下,他很快找到了自己所需的大量文献资料。

    果不其然!

    经过历朝历代边各种蛛丝马迹的一一对比,关于皇帝口中提及到的老天爷要变天了的这种言论,当真是没有半点不实之处。

    若是不知道这一情况的话,于谦肯定见好就收,定会主动劝谏皇帝收兵议和,而后班师回朝,就此休养生息。

    然后终自己一生,以自己所学来好好辅助年轻的正统皇帝,打造一个不亚于‘仁宣之治’的治世盛景,岂不美哉?

    只不过,他于谦可不是三杨阁老那种喜好粉饰太平,容易沉浸于前朝丰功伟绩的臣子。

    既然知道这事了,那就不能只顾着眼前名利得失,也得为大明朝后世的千万百姓好好想想。

    所以说,不为别的,单是为了这天下苍生,于谦也觉得借此良机彻底剿灭寇虏一点都不为过。

    如此一来,他才讲出刚刚那番看似不偏不倚实则支持继续出兵的言论。

    他知道有心人是能听出他真正的想法,但他自问无愧于心,没有什么好怕的。

    也正因这样,当于谦讲完之后,大殿内不少人特别诧异于他竟然给出此番作答。

    尤其是文臣,他们心中所想的是,我们这些人中,竟然出了一个叛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