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问题在于,中方主要人物比较多。 登场又谢幕,接力一般,主线断断续续。 只有范伟扮演的唐先生勉强算一个线索人物。 他们一家人的命运在一段时间内构成推动影片发展的重要元素。 相比刘晔的陆剑雄、高园园扮演的姜老师等人,唐先生还算是丰满一些、真实一些。 最后,他有机会离开,却把生的机会让给了他人,形象瞬间高大了起来。 可是之前他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向本子人告密说安全区里有受伤的东大军人。 这个原本显得比较真实的人物也变得不可信了。 他死后,接力棒传给了小豆子。 在这一次次接力棒的传递中,视角一次次地变化,越来越混乱,到小豆子接棒时已经完全失控了。 本子方面的主人公,中泉英雄饰演的角川,却是整部影片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 相比于中方人物,他一以贯之。 而且还给他开了作弊器,让他游离在影片之外。 尤其是跟日本这一边格格不入。 他是一个保有人性的本子士兵,面对杀戮,他会恐惧,也会想家。 在把第一次给了一个叫百合子的慰安妇之后,他会想要娶她。 百合子以及长得像她的女人的死,会让他受到很大的刺激。 虽然除他之外,本子方面剧情更多的还是对本子人暴行的展示,但给一个侵略者有血有肉,本身就有大问题。 整部影片,中方视角断断续续,日方视角有血有肉。 陆钏大佐企图用客观、中立来解读这场历史,人间悲剧。 可这样的题材,不能不谈国耻,只谈电影。 民族苦难和伤疤面前,保持中立本身就表明了立场。 原版没有对这场大屠杀产生的原因,和本子士兵变态行为的背后进行思考。 如果仅仅这样,虽然依然垃圾,但放眼娱乐圈的情况,能说的上一句还可以。 但是电影来了个鬼子军官“忏悔”剧情。 角川忏悔了,自杀了. 角川这个人物,贯穿始终,善良纯真,洁身自好。 对慰安妇百合子的爱情纯真执着,就连枪杀姜淑云,也是为了使她免遭凌辱。 影片结尾,他更是毅然放走两个东大人,然后以自杀来完成了灵魂的救赎。 问题在于陆钏大佐代表东大人原谅,替鬼子忏悔。 你陆钏有什么资格代表受难者原谅啊? 厕所神社供奉的香火,各地不绝的供奉,说明本子没忏悔。 你陆钏大佐臆想了一群毫不忏悔人的忏悔。 鬼子不忏悔,你陆钏大佐替人家忏悔,贱不贱呐! 第(3/3)页